《藏在企业发展之路中的“绿色密码”——中国水电五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解析》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绿色发展,亦是发展之道。作为国有建筑企业,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五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推进绿色建造与节能减排,当好绿色发展的建造者、倡导者、践行者,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五局方案,贡献了五局力量,展现了五局担当,承担了五局使命,树立了大国央企的品牌和形象。
一、主要意义
走绿色发展之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最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战略理念提出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为紧迫的生态问题入手,充分体现党对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为国家各层级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了新方向。成立于1954年的水电五局,在过去近70余年的岁月中,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服务于国家的战略,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怀治水安澜、兴电惠民的报国之志,不忘初心,厚积薄发,在国民经济恢复调整、三线建设、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穿崇山峻岭,越深峡大川,渡戈壁荒漠,搏风霜雨雪,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进入新发展阶段,水电五局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中履行好央企责任,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以新发展理念促进新发展。
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关键。要全面提升生态环保意识,使生态环保成为企业上下发展共识,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各方面,协调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水电五局作为国有建筑企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彻底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公司投建营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以核心能力覆盖下的优势多元为原则,科学构建抗风险、可持续的业务组合。不断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水能城”,做优能源电力业务,做强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做大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做精产业链延伸业务,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业务。强化绿色清洁低碳产业布局,加速内外部资源的整合牵引,将优势资源向绿色砂石、清洁能源、城市片区开发、装配式建筑等细分业务领域集中,加快“绿色”转型、“二次”转型,打造新的发展支撑点和战略增长极,在为社会提供品质可靠的公共产品时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关键。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理念引领,履行好五局使命。“作为驻川央企,我们勇担责任,参与建设了白鹤滩、成都地铁18号线、天府新区兴隆湖等多个方面的重点工程项目,为治蜀兴川的伟大工程贡献出了五局力量和智慧。新形势下,公司发展将紧密围绕四川省治蜀兴川新战略,全面深入推进从严治党,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用新实践推动新发展。”2017年5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鹏程作为四川省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接受专访时,他又一次重申水电五局作为央企的使命。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十三五期间,水电五局立足“高质量”落棋布局、精准谋划,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作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问卷。治企如弈棋,取势又取实的判断至关重要,在这张充满挑战的时代答卷中,水电五局党委聚焦一大愿景,突出两大主题,提升三个优势,实现六大发展任务,擘画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综合性建造强企的的新蓝图。并鞭辟入里地概括出公司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十大指标体系”,明确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七大发展举措”,刻画出十个“有没有”作为领导干部检视自身作风建设标准,提炼出将公司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综合性建造强企的“十个坚持”,凝聚起建设新时代高质量综合性建造强企的磅礴力量。勇于变革,始终深深的融入每一代五局人的血脉中,如何让“量”到“质”的蝶变更加亮眼,面向“十四五”,公司党委提出了打造“五局五商”的新战略定位,以实施“新一轮转型升级”统揽改革发展全局,以“五破五立”“双五提升”“五稳五进”为理念体系;以一体推进“倍增行动”、共建共享“幸福五局”为目标体系;以优化完善“一体两场四域”产业布局,“一核三极多点”区域布局为行动体系;以深化落实“总部管总、职能主建、分公司主营、项目主战”为管控体系的总体部署,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将其作为推进绿色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和谐共生,践行好五局初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发展始终是新发展理念的最根本内涵,作为央企的一份子,水电五局深刻理解解读并践行“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朴素理论,当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护生态平衡的实践先锋。在水电五局承建的巴塘水电站建设中,建设者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致力打造国家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先后开展增殖放流活动4次,放流四川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在内的多种珍稀鱼类鱼苗40余万尾。在水电五局承建的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中,为保护岷江水生生物资源,维护岷江水生物种生态平衡,切实落实“绿色发展、生态工程”的发展理念,增设了仿生态鱼道及岷江鱼类增殖放流站,总投资2亿元,建成投用后每年将增殖放流130万尾。同时,承建了雅砻江流域最大的两河口水电站过鱼设施一期工程,该集鱼系统作为雅砻江流域第一个过鱼设施,包含了诱鱼、集鱼、运输三个系统,并且还安装了红外线监测系统,能够对进入鱼道的鱼类种类、数量、大小等进行全面监控,不仅是行业内大型环保工程,更在水电系统类似工程属初次应用。不仅如此,在沙特国王港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水电五局建设者对P4包2号干船坞的基坑底部累计二十余箱数千“水族”,通过专业的技术捕捞、运送,让“流离失所”的海洋生物们重返家园,切切实实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此外,多次救助各类国家级保护动物,中电建石泸高速(红河州段)运营管理部员工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幼鸟“灰林鸮”,受到当地森林公安的赞扬,犍为项目放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生态文明,贡献好五局力量。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精神指引下,水电五局紧跟时代步伐,在水资源与环境治理中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创新的精神内涵。通过武汉“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全国单体工程量最大的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深圳茅洲河水环境治理、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武夷山市“水美城市”工程等20余项水资源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以系统思维加快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市场布局,创新城市、江河、湖泊等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理念、思路和技术,打造水资源与环境治理业务优势品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给一个又一个“五局方案”,而这只是水电五局当好生态文明建设使者的缩影,在过去近70余年岁月中,水电五局参与了全国近40%的抽水蓄能建设,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如今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水电五局充分整合用好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资源、优势,抢占抽水蓄能、光伏、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市场,参与建设世界额定水头最高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国家首批大型风光伏基地项目德昌腊巴山风电项目、世界海拔最高风电场西藏措美哲古风电电场、铜梁项目骨料砂石系统等项目,通过做强做优做水能城业务,实现以水美城、以能绿城、水能兴城、水能城交融发展,构建了符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的产业集群,积极探索出绿色发展路径,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五局力量。
节能减排,承担好五局责任。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水电五局勇于担当,立志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推动者。在“十三五”期间,公司实现能源降低20%的总目标。其中2021年一季度公司万元营业收入综合能耗(现价):1.16348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去年降低11.74%;电能:4848万千瓦时,同比去年降低11.74%;汽油:8246吨,同比去年降低11.74%;柴油:31344吨,同比去年降低11.74%;能源消费总量:6.37627万吨标煤,同比去年降低11.74%,成效显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在绩溪项目在主体工程施工中,设置多套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系统,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明挖,最大限度避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努力使该标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到位,曾连续四年荣获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颁发的“安徽省环境保护优秀施工示范单位”“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地”等荣誉。引绰济辽项目通过建立环保、智能化的洞碴加工场,不但节省了弃碴场占地面积,而且弃碴的集中加工再利用,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以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减排宣传周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了“参与环境保护,爱护共有家园”“世界环境日”“倡导垃圾分类,创造绿色生活”等各类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全公司范围了培育节能降耗新风尚,多个项目工程荣获文明工地、绿色标杆工地等荣誉称号。
科技支撑,运用好五局方案。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让企业“绿色存量”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增量”,以科技助力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好绿色发展推动者的首要任务。一直以来,水电五局党委、水电五局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和科研攻关,勇立潮头,踏浪而行,将科技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目前,公司水环境治理底泥原位修复处理、底泥疏浚异位处理、重金属底泥工厂化处理等技术,河道生态边坡技术,植物种植绿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自身特色,多项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引入智能系统,以科技助力节能减排,在承建的金寨地下厂房工程中,安装空气质量在线智能监测装置,通过高精度检测传感器实时连续采集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运算和与风机控制系统联动,实现粉尘浓度、有害气体监测满足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监督要求。推广使用的机械指挥官通过安装在现场施工机械上的各类传感器,借助网络传输系统,将机械的活动状态、工作时间、怠速时长、地理位置、油耗数据等实时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的机械远程实时监控。
三、展望及结束语
“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场硬仗中,水电五局将充分发挥“顶梁柱”作用,自觉肩负起“国之大者”使命,写好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方案,走好绿色发展的星光大道,答好“碳达峰、碳中和”这道必答题,书写更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新故事,为祖国大美山河贡献五局力量。